发布日期:2025-04-07 浏览次数:
清明“小長假”期間,眾多游客穿梭於多個“人工智能+消費”的創新應用場景之中。早晨,坐上地鐵之前,在智能鮮飲品站購買一杯由機械臂制作的果汁﹔隨后,在圓明園遺址公園,體驗一場沉浸式VR游玩項目,在虛擬空間由宮廷畫師郎世寧帶領游覽全盛時的圓明園﹔晚餐時,在簋街看到餐館前攬客的具身智能“員工”主動打招呼。
節假日的消費場景正在被“人工智能+”無限延伸。“人工智能不僅讓大家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同時也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質量,豐富了人們的消費體驗。”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
當前,“人工智能+消費”已成為連接內需增長與消費升級的重要紐帶,催生更多新的消費增長點。
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的道路上,一台四輪智能機器人正沿主路巡邏,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安保巡檢機器人“小雨”不僅可以勸阻游客翻越護欄、踐踏草坪等不文明行為,還能發現病虫害,並化身講解員介紹景區歷史。中國工藝博物館中,游客正駐足圍觀全息投影結合AI建模重現出的瓷器制作精巧工藝。
在游客絡繹不絕的圓明園VR館中,上海喔哇宇宙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賽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新推出的《夢回圓明園》VR場景中,游客與AI的互動已經能精細到引蝶、逗鳥、擼貓。”
機器狗在餐館前努力賣萌、表演后空翻,機器人“攬客員工”主動上前與消費者握手,不少路過群眾都停下了腳步觀看。為消費者帶來新奇體驗的餐館成為新晉熱門“打卡點”,吸引了一波流量。
此外,蘇州數字人“蘇小妹”成為現象級文旅IP,杭州打造的文旅數字代言人“杭小憶”、湖北推出的虛擬數字代言人“胡貝兒”等,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服務和新奇體驗。人工智能技術讓傳統節假日“潮”起來,文旅市場正在技術賦能下發展出全新的消費場景。
余豐慧表示:“新穎的互動方式和個性化的服務能引起顧客的好奇心和興趣,尤其是年輕一代。通過提供獨特的體驗,如智能導覽、VR互動等,不僅能增加游客停留時間,還能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和吸引力。”
這並不是“人工智能+消費”的邊界,在AI賦能下,人形機器人在文娛、商業服務等領域還在不斷創造新的應用場景。
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15家企業近百台人形機器人活躍在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場景。汽車銷售機器人小麥可進駐4S店,識別用戶需求介紹車輛參數配置及優惠政策﹔“AI調酒師”“AI咖啡拉花師”“AI茶藝師”紛紛亮相。
人工智能產品正在持續創新、加速迭代,成為拉動消費需求、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引擎。這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和助力。
3月16日正式對外發布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
《2024—2025中國科技類消費電子產業發展白皮書》預計,火星电竞app火星电竞app2024年國內手機和穿戴等個人消費電子場景營業額突破1.1萬億元,同比增長10%。
在此背景下,火星电竞app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在積極呈現AI賦能智慧生活的新產品、新方案。各地也在深化“人工智能+消費”場景布局,上海聚焦“全球新品首發+AI場景創新”,2024年引進國際品牌首店超300家﹔北京則依托中關村科技優勢,打造“AI醫療+智慧養老”特色消費集群,廣州的“AI+跨境消費”模式尤為突出。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認為:“這些創新方向不僅有望帶來新的消費熱點,也將推動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升級,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高效、個性化的服務體驗。”
人民網北京4月6日電 (記者喬雪峰)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2025年4月5日(清明假期第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4932.0萬人次,環比下降13.3%,比2024年同期增長5.0%。 其中,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23267萬人次,環比下降12.1%,比2024年同期增長4.9%。…
農歷三月,草長鶯飛。春風拂過中國大地,樹木抽枝發芽,百花競相綻放…讓我們通過AI技術來看看這充滿活力的春天畫卷。…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